唐代状元卢肇,写诗挖苦势利眼,1首绝
公元年,卢肇出生于江西分宜县一个落魄的书香家庭。
他的祖上很有荣光,先祖大儒卢植曾做过刘备的老师;曾祖父卢挺在唐德宗时期,曾任袁州刺史。到了其父亲一代,已经家道中落。
卢肇自小聪明好学,虽家境贫寒,却胸有大志。为了能够专心读书,考取功名,卢肇曾隐居分宜县东十里处的钟山,一心求学,诗文斐然。
卢肇14岁时,宜春县令看到他的文章后赞不绝口,“其为文,驰骋上下,伟丽可观”,并预言:“异日其闻乎!”笃定他日后肯定会名扬天下。
正如宜春县令所料,公元年卢肇进京赶考,出人意料地一举夺得了当年的状元。成为自有科举制度以来,江西地区的第一个状元。
要知道唐朝的科举考试录取的名额非常少,卢肇同期的同榜进士仅有22人。
高中状元后,25岁的卢肇意气风发,挥毫泼墨地作了一首诗《成名后作》:
桂在蟾宫不可攀,功成业熟也何难。今朝折得东归去,共与乡闾年少看。
卢肇高中状元夺魁还乡,时任太守的成应元笑脸相迎,在卢肇看来却十分恶心。
卢肇之所以对成应元态度冷漠,只因太守当年的“离亭”事件。
所谓“离亭”,说的是当年与卢肇一同进京参加科考的,还有一位同乡学子,叫作黄颇。
黄颇家境殷实,年长卢肇近20岁,与卢肇一样也是才华横溢的优秀才子。黄颇善作诗,卢肇善为文,当时在分宜有着“卢能文章黄能诗”的说法。
在进京考试之前,精于官场之道,善于趋炎附势的太守成应元,为了逢迎黄颇,特意在城外的长亭为黄颇一人践行,而对家境贫寒的卢肇视而不见。
卢肇正是因此,对太守不悦,不过从这一方面也可看出,卢肇心胸不够开阔。
几天后,正值端午节,在唐朝端午节也是一个大节日,龙舟赛是必不可少的节目。太守为了巴结已经夺魁的卢肇,特意登门拜访,并邀请卢肇一同观赏龙舟比赛。
卢肇虽然给了太守面子,一起观看了比赛,但是赛后卢肇还是有感而发地,赠给了太守成应元一首讽刺诗《竞渡诗》:
石溪久住思端午,馆驿楼前看发机。鼙鼓动时雷隐隐,兽头凌处雪微微。
冲波突出人齐譀,跃浪争先鸟退飞。向道是龙刚不信,果然夺得锦标归。
公元年,卢肇虽然一战成名博取了状元,但是按照唐朝的制度,考上状元或进士后不能马上做官。还需要通过考功司的考试后才能授官。
在当时,考功司的难度非常之高,通常还需要走关系。大名鼎鼎的文豪韩愈,当年考上进士后也是参加了很多次“功司”考试才通过授予了官职。
卢肇考上状元后,在史料上没有记载,可以推测,他应该没有通过吏部的“功司”考试。或者没有找到合适的引荐人。
订阅解锁TA的全部专属内容转载请注明:http://www.abuoumao.com/hytd/6720.html